一、社区建设和服务的宗旨:
社区建设指的是一种社区工作,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,依靠社会力量,利用社会资源,强化社区功能,完善社区服务,解决社区问题,促进社区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,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。
社区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,大力推进社区建设,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,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。
人们除了在学校接受义务制教育,以及后续的自主学习,也有权利接受社区提供的教育知识普及。
二、音乐欣赏的重要性:
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。即便是在学校开设有音乐课程,但现今人们对于音乐形式、音乐内容的了解仍是一知半解。而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,人们开始重视音乐能力的培养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专业的音乐训练,但其实大部分的人并不需要掌握太专业的音乐技能和理论知识,只需要学会欣赏音乐,体会音乐带来的美感!
三、开设中国音乐欣赏的出发点:
中国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,在自古到今的社会交替中一直少不了音乐。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,音乐一直为统治阶级所用,而现在音乐普及到大众,真正进入老百姓的生活中,可以说,音乐无处不在。
正因为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所以中国的音乐体裁和音乐形式是最多的,中国的民间音乐宝库也是极其丰富的,作为炎黄子孙,也有权利和义务了解祖辈所传下来的文化精髓!
四、教学计划:
1、受众群体:受众的人群老幼皆宜,任何人都有接受知识的权利,因此不分人群,但是每次开课可以按照年龄段开展不同的教学内容。
2、课程类型:音乐发展史——不同年代所流行的音乐形式和其由来。
在其中包含音乐欣赏:图片、视频、音频。
3、人群分类课程:儿童欣赏课程
中青年欣赏课程
老年人欣赏课程
孕妇胎教特色课程
五、教学手段:
1、讲授:通过语言介绍
2、展示:图片、文字、音频、视频
3、互动:由参与上课的学员主动提问,教师回答,或者教师提问,学员回答,产生互动。学员可以提出问题,或提供一些资料,让老师来回答。
六、教学工具:
1、白板、笔
2、电脑、投影仪、播放器
3、乐器:如古筝、钢琴等(在设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)
七、教学周期:
一般是一月一次课,上课之后推荐一些音乐让学员回去听,并且要求学员们最好能写一些音乐随笔。
八、教学反馈:
1、通过一阶段的音乐欣赏课程,社区学员们受到了哪些影响,同时各自对音乐有了哪些新的理解,并且可以自己有选择的去听一些音乐,并能推荐一些自认为好的音乐。
2、通过音乐欣赏课程,是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。
九、教学总结
1、本阶段教学成果总结,资料汇总。
2、下阶段计划撰写。